骨质疏松的常见治疗误区!

2017-05-26 15:03:12 来源:
分享:

骨质疏松多发于老年人,特别是老年妇女。骨质疏松是1种由于骨密度太低,以致骨头容易骨折、受伤的疾病。虽然老年人多发,但是大家要从年轻时期就要进行骨质疏松的预防,不要等到了老年才开始重视。在临床医治上常常会出现这样那样的误区,接下来的文章就来为大家介绍,骨质疏松的常见医治误区。

1、治骨质疏松不辨病因

骨质疏松主要分为两大类,即原发性的骨质疏松和继发性的骨质疏松。女性绝经期后出现的骨质疏松、老年男性出现的骨质疏松都属于原发性的骨质疏松;由某些疾病或某些诱因(如药物)而引发的骨质疏松则属于继发性的骨质疏松。

不同类型的骨质疏松,医治手段不1样,千万不能不加辨别,1律补钙,否则会出现并发症。

继发性的骨质疏松,如钙营养不良等引发的骨质疏松,补充钙剂就非常有效;而对原发性的骨质疏松就不能依托补钙来医治。绝大多数老年人产生的骨质疏松属于原发性骨质疏松,这类老年人应当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医治,比如绝经期女性可补充雌激素等,盲目补钙没甚么作用。

目前国际上还没有甚么有效手段能治愈骨质疏松,现在能做到的只是预防和减缓。像某些广告上宣扬的那样,吃了某种补钙制剂,就可以医治骨质疏松,是没有道理的。

2、盲目补钙

许多老年人毛病地以为,人老了,骨头脆了,所以要吃钙片来防治骨质疏松,其实不是这么回事,骨质疏松的常见治疗误区。

不管是男性还是女性,1般在30—35岁左右到达1生中所取得的最高骨量,称为峰值骨量。尔后,就开始骨量丢失,特别是绝经后的女性,在绝经后1—10年,骨量丢失速率明显加快,男性不存在快速骨丢失期。

因而可知,要想老来骨头结实,就得在35岁之前打好基础。底子厚了,到老年才剩很多。所以,老年人大量补钙其实不能逆转骨量减少的趋势,也不可能治愈骨质疏松。

3、钙补得越多越好

许多老人毛病认为,钙补得越多,吸收得也越多,构成的骨骼就越多,其实不是这样。通常,年龄在60岁以上的老年人,每天需要摄取800毫克的钙,过量补钙其实不能变成骨骼,反而会引发并发症,危害老人健康。

钙经胃肠吸收,进入血液,构成血钙(即血液中钙的含量),再通过骨代谢,把血钙进行钙盐沉积,构成骨骼。不是说钙吃得越多,骨质疏松的常见治疗误区,构成的骨骼就越多。血液中钙的含量必须保持在1定水平,过量或过少都不行。过量补钙,血液中血钙含量太高,可导致高钙血症,并会引发并发症,如肾结石、血管钙化等。

食品补钙比药物补钙更安全。老人每天坚持喝两杯牛奶,多吃奶制品、虾皮、黄豆、青豆、豆腐、芝麻酱等含钙丰富的食品。其次,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少喝咖啡和可乐,不要吸烟,骨质疏松的常见治疗误区,这些都会造成骨量丢失。除此之外,骨质疏松的常见治疗误区,晒太阳和户外运动也有益于钙的吸收和利用。

以上文章介绍了,老年人骨质疏松医治的常见误区,大家是否是也都知道了呢!希望通过这篇文章的介绍能够给大家带来帮助,生活中做好平常保健,积极的做好预防,如果发现异常就要及时的检查医治,选择正规的医院进行医治。

分享:
  • 疾病查询
  • 快速问答
  • 疾病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