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常会骨质疏松,很多人都认为补钙就能够,其实这存在着1定的误解,预防骨质疏松要警惕这些误区。补钙能治骨质疏松?发现骨质疏松是不是就同等于需要立即补钙?难道老年人都得补钙?未必!
专家指出,骨质疏松是1种慢性疾病,可治且需治。其最直接的危害是致使骨折,医治骨质疏松的目标不是减少疼痛和治疗已产生的骨折,而是在于提高患者的骨强度,下降骨折风险。平常补钙只是预防其实不是医治骨质疏松。面对市场上5花8门、五花八门的补钙广告“轰炸”,有必要了解骨质疏松,避免进入防治误区。
误区1骨质疏松=缺钙,补钙就是医治
许多人误以为骨质疏松就是缺钙,预防骨质疏松有哪些常见误区,而多吃含钙丰富的食品或钙制剂就能够补钙,预防骨质疏松有哪些常见误区。其实不是这么回事。1方面,补的钙未必能被人体吸收利用;另外一方面,骨质疏松症的实质是因骨量低下(即骨密度减少)而引发的,单纯补钙其实不能逆转骨量减少的趋势,也不能治愈骨质疏松,必须结合对症药物。另外,钙的吸收和利用还受很多因素影响,只有通过咨询相干专业人员,充分了解本身的体质,才能对症下药地进行。专家提示,补钙时要注意的是:
1、维生素D的参与。有人称维生素D是打开钙代谢大门的1把金钥匙,预防骨质疏松有哪些常见误区,没有它参与,人体对膳食中钙的吸收还达不到10%。
2、是不是长时间吸烟、喝咖啡或茶。长时间吸烟、爱喝咖啡或茶和过量饮酒者,钙的吸收与利用差。
3、是不是服用激素。长时间服用可的松类激素或甲状腺素者,也会妨碍钙的吸收与利用。
4、得了慢性胃肠道疾病者,钙的吸收会减少。
误区2补钙越多越好
许多人误认为,钙补得越多,吸收得也越多,构成的骨骼就越多。其实不是这样。通常,绝经后女性和老年人逐日钙摄取推荐量为1000mg,扣除食品来源的钙,平均逐日应额外补充的元素钙量为500⑹00mg。“过量的钙其实不能变成骨骼,如果血液中钙含量太高可致使高钙血症,并会引发并发症,如肾结石、心血管疾病等,危害健康。”郭奇峰称。
误区3不分类型,统统补钙
不同类型的骨质疏松,应当用不同的医治方法,有的骨质疏松可以补钙改进,有的则不行。郭奇峰表示,有的骨质疏松是由于其他疾病引发,是继发性的;有的骨质疏松是不因其他疾病引发,是原发性的。原发性的骨质疏松包括老年人中常见的绝经后骨质疏松、老年性骨质疏松,还有青少年骨质疏松;而内分泌代谢、营养因素、药物缘由(如长时间利用糖皮质激素),还有其他如类风湿关节炎等,这些疾病都可能引发骨质疏松。
由于其他疾病引发的继发性的骨质疏松,如钙营养不良等引发的骨质疏松,补充钙剂就非常有效;而对原发性的骨质疏松就不能依托补钙来医治,应当在医生的指点下进行治疗,盲目补钙作用不大,过量补钙还能致使慢性中毒。
相关新闻
上一页:预防跟腱断裂要注意运动方法
下一页:介绍跟腱断裂的检查与自我检查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