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疾病诊断和检查方法!

2017-06-06 23:06:42 来源:
分享:

很多人都不了解马蹄内翻足是什么疾病,马蹄内翻足(talipesequinovarus)是1种最多见的先天性畸形足,约占先天性足部畸形的77%。马蹄内翻足畸形由足下垂、内翻,内收3种因素组成。患者可以伴随其他畸形,如先天性髋关节脱位,并指、肌性斜颈等,本病因患儿1诞生就可以发现,多数医治及时,疗效较好。

疾病诊断

诞生后即出现明显的马蹄内翻畸形者,诊断不难。但应与跖内收畸形鉴别,跖内收的病例后足正常,且无足内翻和下垂畸形。并发于脊髓脊膜膨出的马蹄内翻畸形也应与之鉴别,根据腰骶部膨出的包块及下肢运动、感觉、乃至大小便功能障碍即可鉴别。较大儿童还应与小儿麻痹、脑性瘫痪、坐骨神经损伤和多关节挛缩症等引发的畸形足相鉴别,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疾病诊断和检查方法。小儿麻痹有其病发史,感觉好,运动功能丧失。坐骨神经损伤表现为膝以下运动功能丧失和相应的感觉障碍,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疾病诊断和检查方法。脑性瘫痪为痉挛性瘫痪,肌张力增加,腱反射亢进,有病理反射,常有智力上的缺点。先天性多关节挛缩症,关节僵硬诞生后即有,很难用手法扳正,累及较多关节。

检查方法

本病根据临床表现均能作出诊断,1般不需根据X线检查确诊。但对判断马蹄内翻足畸形程度和对医治疗效的客观评价,X线摄片是不可缺少的。正常新生儿足部X线片可见跟、距和骰骨的化骨中心。马蹄内翻足的病儿足部诸骨的骨化中心出现较晚。舟骨在3岁后方才出现。跖骨干生后骨化良好。

1。正位片正常的足距骨纵轴与跟骨纵轴之间有30°左右的夹角,若小于20°,示足后部内翻。正常足第1跖骨与距骨纵轴、第5跖骨与跟骨纵轴平行或交叉角小于20°,大于20°时,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疾病诊断和检查方法,示足前部内收。

2。侧位片正常足距骨纵轴与第1跖骨平行,在马蹄内翻足患者则2者相交成角。

本病主要应与下面的几个疾病进行鉴别:

1,新生儿足内翻:

新生儿足内翻与先天性马蹄足外观类似,多数为1侧,足呈马蹄内翻但足内侧不紧,足可以背伸触及胫骨前面,经手法医治1~2个月可完全正常。

2,神经源性马蹄足:

神经改变引发的马蹄足,随儿童发育畸形逐步变的明显,应注意肠道和膀胱功能有没有改变,足外侧有无麻痹区,特别注意腰骶部小凹或窦道及皮肤的色素改变,必要时应行MRI检查肯定是不是存在脊髓栓系,肌电图及神经传导功能检查对了解神经损伤有帮助。

3,脊髓灰质炎后遗马蹄足:

诞生时足部外观无畸形,病发年龄多在6个月以上,有发热史,单侧多见,伴随腓骨长短肌瘫痪,早期无固定畸形,大小便正常,可以有其他肌肉瘫痪。

4,脑瘫后马蹄足:

围产期或生后有缺氧史,大多于诞生后就发现异常,马蹄足畸形随生长逐渐明显,但在睡眠中可消失或减轻,1经刺激畸形更明显,马蹄为主,内翻少,无内收,畸形多为两侧性或同侧上下肢,双下肢交叉步态,下肢肌痉挛明显,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疾病诊断和检查方法,常伴随智力消弱。

5,多关节挛缩症:

马蹄足呈两侧性,足畸形为全身多个关节畸形的1部分,全身大多数肌肉萎缩,变硬,脂肪相对增加,马蹄足僵硬不容易改正,髋,膝关节常受累。

分享:
  • 疾病查询
  • 快速问答
  • 疾病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