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底筋膜炎的三大治疗原则!

2017-05-29 01:03:50 来源:
分享:

足底筋膜炎的治疗方法有很多,那末这些治疗方法1般都应用了哪些原则呢?

临床上典型的足底筋膜炎患者,有行走时足跟底疼痛;足底压痛点两大症状。严重患者站立乃至休息时也会有疼痛。典型的疼痛常产生在清晨刚起床后下地行走时。通常多行走几步,活动开后疼痛会有所好转,其医治通常遵守以下几项原则:

(1)回复肌肉之柔软度及强度:

因足底筋膜炎的产生会促使足跟肌腱(即小腿后侧肌肉)缩短,这类状态会增强对足底筋膜的拉扯力,更恶化足底筋膜的发炎症状。在运动医治方面,建议患者平日在家可多练习回复足底筋膜及足跟肌腱肌肉柔软度及强化的运动,即可改进此类症状。

运动1:回复足底筋膜柔软度

呈坐姿,足底筋膜炎的三大治疗原则,膝盖曲折,脚底板平贴于地,用手将脚指朝上扳动,足底筋膜炎的三大治疗原则,停留10秒后休息。接着将脚底板朝上,再用手将脚指朝上扳动,1样停留10秒。此两项动作交叉重复10次便可。

运动2:回复足跟肌腱柔软度

双脚以弓箭步站立,双脚脚根着地,身体重心往前移停留10秒,便可感遭到在后方的小腿肌肉被拉扯的气力。双脚轮番前后练习数次便可(图1)。或可面墙而立,双手打直扶墙面,以后,双手曲折身体往前倾,脚根不可离地,便可感遭到两脚小腿后侧肌肉同时被拉扯的气力(图2)。

运动3:足底小肌肉强化运动

呈坐姿,膝盖曲折,脚底踩毛巾,脚底板平贴于地,练习以脚指头抓毛巾便可。

1般而言,在做任何肌肉舒展运动前,患者应先做暖身运动;对要舒展的部位要有良好的支持,以避免产生拉伤或危险。

(2)降落疼痛及发炎症状:

可应用物理医治方式,如超音波治疗及冰敷、电疗来减轻疼痛及发炎症状。患者1般可在运动后,在足跟及足底部位冰敷约10分钟。另外,也能够局部注射类固醇或口服非类固醇药物来减缓疼痛及发炎症状。

(3)利用足弓支持鞋垫加上足跟垫来减少组织压力。

良好的足弓支持可在下肢承重时有效减少对足底筋膜之拉力,藉此减缓重复牵张对足底筋膜产生之伤害。

足底筋膜炎若要以手术方式处理,主要是在守旧疗法无效时才会被建议。而时间并没有明确限制,但症状在4至6个月期限内无改进就会斟酌手术处理,手术处理是以开放式或内视镜足底筋膜部份切开术为主。研究显示:手术医治可以减少74%至87%病人主诉症状。而手术后,病患仍需进行复健治疗才可完全解决足底疼痛之症状。

足底筋膜炎的常规医治,除个别严重的病例需要手术外,大都采取传统守旧治疗,通常有冰敷、口服NSAID类消炎止痛药、外敷中药膏药、磁热理疗等,疼痛严重者可行局封激素治疗。守旧医治中还可以采取夜间睡觉时配戴踝关节中立位支具,使夜间足底筋膜轻度牵拉,减轻晨起时疼痛症状。白天可穿着足跟垫,减少对足跟部的冲击。

分享:
  • 疾病查询
  • 快速问答
  • 疾病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