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是个繁忙的都市,繁忙到人们不能给生活留太多空隙,随之而来的就是此起彼伏的困意。特别是下班高峰期,摇晃的地铁车箱就成了催眠的摇篮,靠在椅背上疲惫的头颅也随之摇晃……现在疲惫的“睡客”很多,网上还流传着诸多“睡眠帝”技惊4座的睡觉姿式。难道在地铁上睡觉真的只是姿式“不雅”这么简单吗?
记者访问的1些地铁“睡客”都有这样1种感觉:本来下班时多是身累或心累,等在地铁上摇晃着睡了1路醒来却发现自己变成了身心俱疲。为什么地铁上睡觉不但不能解乏反而越睡越累呢?
北京军区总医院心脑血管科副主任医师和渝斌表示,人在睡眠时血黏度会增高,血流也会随之减缓,全部生理性能都会相应降落。平躺在床上睡觉基本能保证血流的畅通,而在地铁上睡觉的人常常都是坐姿,乃至还蜷缩着身体。这样本来活动缓慢的血液就在身体1些部位聚积,致使某些部位的血流不顺畅,因此常常会使人有1种醒不来或睡了更困的感觉。“1些得了心脑血管慢性病的人,更应注意睡眠姿式。特别是3高人群,血液粘稠度已很高,更应注意生活细节。”
除生理因素外,1些心理因素也是“睡客”越睡越困的主要缘由。
天津心理卫生协会心理咨询师蓝枫表示,很多“睡客”嗜睡的行动和工作压力大也有关系。久长而延续的工作和生活压力会令人产生1种心理疲劳,让人1有机会就想休息。这也是为什么“睡客”在生活压力很大的日本也非常普遍的缘由。但单纯的身体休息其实不能减缓心理上的疲劳。另外,地铁上睡眠质量得不到保证,睡眠被打断又会让人产生额外的烦躁情绪。疲劳和烦躁叠加在1起,常常会让人1路睡过来却还觉得非常累。蓝枫建议,如果能与人结伴回家的话,1路上聊些轻松的话题比睡眠更能减少疲劳。
健康镜头
姿式睡歪了?那是常常的
●Marcus,在中关村1家外资软件公司工作
我们这样的公司疯狂加班是家常便饭,晚上1般得到9点多才能下班。下班后要换乘13号线到龙泽才能回家,13号线就成了我的“硬卧”。我常常靠在椅背上睡觉,睡歪了?那是常常的。不过当我的身体渐渐偏向1边时,失重感会让我突然苏醒过来。当车上人愈来愈少时,我就干脆将身子侧卧在椅子上,下身照旧保持坐立的姿式。不过最触目惊心的是睡醒伸懒腰时,全部车箱都听到我的骨头发出的“咯咯”声了吧?
【专家旁白】
避免睡出骨骼“内伤”
●柏立群,睡姿不当当心引起骨骼内伤,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东方医院骨科主任医师
不正确的睡姿可能会导致肩颈部骨骼和腰椎受伤。特别是像Marcus这样从事计算机行业,长时间保持坐姿使得颈椎本身即可能存在1些问题,地铁上1些夸大的睡姿会导致颈椎弯转的角度过大,包括侧弯和向前向后的曲折。这样的曲折超过了颈椎正常的活动范围,再加上入睡后肌肉处于放松状态,对骨骼的支持力减弱,因此容易造成骨骼的损伤。
■“睡客”助手
U型充气枕:在地铁上使用这类枕头可以弥补脖子和靠椅间的空隙,减轻颈椎负担,可以说方便舒适。
充气护腰垫:不但可以垫在后面,如果坐在角落还可以垫在侧面,非常实用。
地铁睡觉安全帽:国外出现的这类安全帽可以解决脑袋容易晃动的问题。设计者在安全帽后装了个吸盘,戴好安全帽后把吸盘固定在列车的玻璃窗上,很有头悬梁之意,还能保护头部,睡姿不当当心引起骨骼内伤。
眼罩报站器:在地铁上睡觉最怕坐过站,国外1个“睡客”解决了这个问题。他把1个LED屏做成了眼罩,每到1站就会闪过站名,不用抬就可以看到到哪站了。
相关新闻
上一页:老年人应该如何通过食物补钙
下一页:爱护脊椎 走出误区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