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铁粒幼细胞性贫血疾病的治疗方法!

2017-06-11 07:08:02 来源:
分享:

铁粒幼红细胞性贫血是1类铁利用障碍性低色素性贫血,以骨髓内出现较多的环状铁粒幼细胞为特点。病发机制是血红蛋白合成障碍和红细胞无效生成。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介绍铁粒幼细胞性贫血疾病的治疗方法。原发性包括特发性铁粒幼红细胞性贫血和遗传性铁粒幼细胞性贫血;继发性铁粒幼细胞性贫血见于药物或毒物引发的铁粒幼细胞性贫血或继发于其他疾病(如溶血性贫血、白血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的铁粒幼细胞性贫血。

治疗原则

1、大剂量使用维生素B6。2。使用雄性激素。

3、适当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4、可以使用除铁制剂,减少体内过量铁的堆积。

5、贫血重者可酌情输注红细胞或全血。

6、中药治疗

(1)内服煎剂:南党参、熟地黄、炙黄芪、山萸肉、乌梅、茯苓、当归、陈皮、菟丝子、5味子、白术、山药、姜黄、丹参、吴茱萸、龙眼肉、炙甘草、阿胶等。出血加板蓝根、白茅根、生地、白芍、连翘、白及、37;咽干减党参、黄芪,加金银花、白花、蛇舌草;腰膝酸软加旱莲草、杜仲、女贞子、山萸肉;腹胀呕吐加青皮、枳壳、半夏、佛手;纳呆苔腻加鸡内金、莱菔子、砂仁、藿香、佩兰叶。以上方剂逐日1剂水煎服,30剂为1疗程。

(2)内服散剂:红参、鹿茸、冬虫夏草、血竭、广地龙、青黛、灵芝、龟板胶等。传统中药炮制后研细末,逐日服3次,每次1~2克。如吞服粉剂有困难者,可将药粉装入胶囊,每胶囊装0.5克,每次服2~4粒。

目前国内外均无可参考疗效标准。

1、减缓:临床症状明显改进,介绍铁粒幼细胞性贫血疾病的治疗方法,血红蛋白明显升高,铁代谢实验室检查基本正常。环状铁粒幼红细胞明显减少。

2、进步:临床症状有所改良,血红蛋白有所提高,铁代谢实验室检查有所好转,环状铁粒幼红细胞减少。3。无效: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检查无进步。

继发性铁粒幼细胞性贫血是继发于某些药物或化学毒物治疗(如抗痨药、氯酶素、烷化剂等抗癌药及铅、酒精等)及某些疾病(如骨髓增殖性疾病及肿瘤、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慢性感染)后,环状铁粒幼红细胞数量、贫血、铁的负荷较轻,1旦停药脱离化学毒物或控制原病发,使用维生素B6,症状可消失。原发性铁粒幼细胞性贫血病因不明,因此医治效果常常不理想。遗传性铁粒幼细胞性贫血比较少见,最多见的为伴性染色体遗传。多数男性病发,病发年龄较早,介绍铁粒幼细胞性贫血疾病的治疗方法,病发机理不1,部份对维生素B6治疗有效,另外一部份维生素B6医治无效,介绍铁粒幼细胞性贫血疾病的治疗方法。缘由不清。

分享:
  • 疾病查询
  • 快速问答
  • 疾病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