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南医3院依托自主创新研发的金属3D打印个性化重建型内固定器医治复杂髋臼骨折取得成功。据介绍,最近几年来,南医3院骨科紧跟世界科技发展步伐,把工业领域先进的3D打印技术引入国内,依托自主创新,在国内率先采取3D打印出全仿真的“骨折髋臼”和“股骨假体”等,并提早在体外完成手术预演,还世界首创金属3D打印定制出人工髋臼翼形接骨板,成功直接植入人体,真正实现骨盆、髋臼骨折手术的个性化、精准化、微创化。
患者4楼摔下骨折严重传统手术方法效果不理想
成阿姨从4楼摔下后伤及左髋部、腹部、头部,家人急送当地医院抢救,诊断为中型颅脑损伤、脾破裂、左侧骨盆、髋臼粉碎性骨折;急诊行剖腹探查脾切除术。虽然成阿姨的命保住了,但左髋部疼痛剧烈、髋关节完全不能活动。如此复杂的骨盆、髋臼骨折,当地医院没办法进行进1步医治,介绍成阿姨转到南医3院创伤骨科。
成阿姨入院后经CT检查诊断为左侧骨盆、髋臼复杂骨折,左髋关节中心性脱位。由于骨盆、髋臼解剖结构复杂,邻近血管、神经和重要脏器结构,产生骨折后有较高的致死、致残率,给患者家庭的社会带来较大的负担。骨盆、髋臼骨折的手术医治国际上展开较晚,因其临床上实行手术风险、难度较大,国内也仅仅近20年才展开,目前仅仅少数大医院能展开该手术,世界首创 南医三院金属3D打印个性化重建型内固定器治疗复杂髋臼骨折。
传统的手术方法为经髂腹股沟入路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手术切口长约20cm,创伤大、出血多,手术风险极高;手术并发症多。但因骨盆其特殊的不规则结构,目前还没有与之匹配的适合内固定接骨板,特别是严重的骨盆、髋臼骨折很难到达满意的手术效果。
3D打印技术解救患者术后10天便可拆线出院
南医3院创伤骨科主任樊仕才教授带领团队综合评估成阿姨的病情后,利用数字骨科技术对其CT数据进行3维重建、骨折模拟复位;根据骨折部位、形态设计个性化内固定接骨板,并肯定固定螺钉的位置、长度、植入方向,通过3D打印技术打印出骨折骨盆塑料模型和钢板塑料模型,在体外进行模型模拟手术,肯定钢板的贴合性和匹配性;再将设计的钢板数据导入金属3D打印机打印出接骨板,消毒后备手术用。手术中,切口由传统髂腹股沟入路的20cm缩减至仅仅7cm,手术时间缩短至2小时,手术出血约300ml,术后复查X线和CT显示骨折复位良好。患者术后恢复理想,术后5天能在床上坐立,世界首创 南医三院金属3D打印个性化重建型内固定器治疗复杂髋臼骨折,10天伤口拆线康复出院。
率先在骨科临床使用3D打印南医3院研发金属3D打印成果
据国内著名骨科专家、广东省骨科研究院院长、南医3院骨科医学部主任金大地教授介绍,世界首创 南医三院金属3D打印个性化重建型内固定器治疗复杂髋臼骨折,南医3院坚持自主创新,从2010年开始研究将工业领域先进的3D打印技术利用于骨科临床,2014年在国内率先采取3D打印出全仿真的“骨折髋臼”和“股骨假体”等,并提早在体外完成手术预演,既减少了手术中操作失误,又减少了患者的痛苦。经过1段时间的摸索,2016年初,南医3院在世界上首创研发出可植入人体体内的金属3D打印骨盆、髋臼内植钢板,并逐步进入临床视察阶段。这项自主创新研发的金属3D打印成果,得到了国内外同行的认可,相干论文已在国内外权威杂志上发表,多次在国内、国际学术大会上作特别演讲,并连续4年举行全国骨盆、髋臼骨折手术入路学习班,世界首创 南医三院金属3D打印个性化重建型内固定器治疗复杂髋臼骨折,标志着南医3院骨科3D打印技术临床利用已步入国际先进行列。
南医3院院长蔡道章教授告知记者,金属3D打印人工定制髋臼翼形接骨板医治复杂髋臼骨折手术的成功展开,得益于国家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得益于广东省对3D打印产业的扶持,得益于广东省高水平大学建设的支持,正是由于有广东省重大创新项目资金和高水平大学建设基金的大力支持,才使得该技术的前期研究顺利完成,并促进该技术开始造福患者。
家庭医生在线专稿,转载请注明家庭医生在线;媒体合作请联系:020⑶7617238
相关新闻
上一页:家长护理儿童风湿病的方法
下一页:白领如何防治腰椎病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