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认为脚底部有很多重要穴位,直接影响到人体各个部位的健康,为小宝贝选双好的童鞋更成了1件不容忽视的大事。因此,专家提示家长不要走进以下选鞋误区:
误区1:鞋帮、鞋面越软越好
由于儿童骨骼、关节、韧带正处于发育时期,平衡稳定能力不强,鞋后帮如果太柔软,脚在鞋中得不到相应的支持,会使脚左右摇摆,容易引发踝关节及韧带的损伤,还可能养成不良的走路姿式。因此,童鞋的后帮应硬挺、包脚,以减少脚在鞋内的活动空间。童鞋的鞋面(特别是头部)如果太软,会难以抵抗硬物对脚指的冲撞,加上宝宝走路有用脚踢东西玩的习惯,过软的鞋面既不结实,又不安全。不过,脚背处的鞋面还是要柔软些,以利于脚部的弯折。
误区2:鞋底的曲折度越大越好
童鞋鞋底要有适当的厚度和软硬度,但过软的鞋底不能支持脚掌,易使宝宝产生疲劳感。其实,鞋的舒适感除来自适合的软硬度外,还取决于鞋底的弯折部位,很多童鞋的弯折部位在鞋的中部,即脚的腰窝处,这样容易伤害宝宝比较娇弱的足弓。科学的弯折部位应位于脚前掌的跖趾关节处,这样才与行走时脚的弯折部位符合。
误区3:厚底鞋舒适防震
在行走时,鞋随着脚部的运动需不断地曲折,鞋底越厚,曲折就越费力,特别对爱跑爱跳的宝宝来讲,厚底鞋更容易引发脚的疲劳,并进而影响到膝关节及腰部的健康。另外,厚底鞋为了表现曲线美,常常加大后跟的高度,这会令整只脚前冲,破坏脚的受力平衡,长时间如此会影响宝宝脚部的关节结构,乃至致使脊椎生理曲线变形,严重者将使大脑、心脏、腹腔的正常发育遭到影响。因此,儿童鞋适合的鞋底厚度应为5毫米至10毫米,鞋跟高度应在6毫米至15毫米之间。
误区4:有弓形鞋垫的鞋保健舒适
许多童鞋在鞋垫的脚心部位装有1块突出的软垫,妈妈们1般认为它能托起足弓,令宝宝感觉舒适,并具有保健作用。其实,这类鞋比较合适成人穿着,对儿童来讲,它却缩小了足弓的舒展空间,使正处于发育期的足弓肌肉得不到必要的锻炼,久而久之可能会令宝宝变成扁平足。
误区5:童鞋“成人化”对孩子伤害大
儿童比较好不要穿靴子,靴子的高邦让孩子的踝关节活动受影响,而孩子爱动,容易摔伤或关节扭伤。
另外,家长1定不要给孩子穿“大鞋”或“小鞋”,很多家长为了省事省钱,喜欢给孩子买大1些的鞋,这也是要不得的。孩子长时间穿着不合脚的鞋,走路会很不方便,构成不良的走路习惯。而劣质鞋的鞋帮穿不了几天就会变形,孩子的双脚在鞋里踩不稳,走路便会左摇右晃,长此下去,会影响孩子走路的姿式和脚的生长发育。还有些家长常常不及时给孩子更换已挤脚鞋,这必将对脚造成慢性的压迫,使趾甲堕入,产生甲下血肿,乃至甲沟炎。除此之外,长时间穿不适合的鞋,还会产生前半足平足、鸡眼等等。
如何选择合适孩子的鞋子呢?
1、要为孩子选择鞋头较圆的鞋,让孩子的脚指有充分运动的空间。如果鞋头过尖,可能造成尖足及拇趾外翻的畸形。
2、应穿鞋底较硬的鞋,穿着这样的鞋,孩子的足底肌肉才不容易疲劳。
3、孩子穿鞋,鞋跟不能太高。若鞋跟超过3.5厘米会令人体的重心明显前移,腰椎前凸增加,腰骶角增大,容易引发腰骶关节劳损和腰部疼痛。
4、儿童生长快,3个月就应当给孩子换1双新鞋。
相关新闻
上一页:强直性脊柱炎会遗传吗?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