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生活中,崴脚相信大家或多或少都有遇到过,但是许多人在第1次遇到崴脚时觉得只要还能走路,便没及时进行正确的处理,乃至带着1瘸1拐的脚照旧走路。结果,这样极可能留下后遗症,让你的生活更加不便。
为何会习惯性崴脚?
许多人在第1次崴脚时,凭着毅力认为只要能1瘸1拐地走路,就不会为这点事儿跑医院。却不知,踝关节是人体唯1承受全身重量和起支持平衡作用的关节,其受伤就会牵涉全身,教你如何预防习惯性崴脚。如果踝关节功能恢复不完全,很容易造成习惯性威脚。我们在平常运动前不注意热身,未将踝关节充分活动开,或在运动时用力过猛使踝关节肌肉韧带急性损伤,就会致使崴脚。这类损伤常常被忽视,许多人在未完全恢复的情况下又进行运动,刺激了还未修复的肌肉软组织和韧带,使损伤后的踝关节反复受损,终究导致习惯性崴脚。
崴脚后如何紧急处理?
踝关节扭伤后,可遵守“PRICE”处理法进行紧急处理。
1、固定(protection)
可选用弹力绷带固定或高分子石膏固定,避免以后造成习惯性扭伤。
2、休息(rest)
减少活动酿成的踝关节损伤加重。
3、冷敷(ice)
可将踝部浸入冷水中,或用冷毛巾敷于患处,也可用冰块等制冷物在扭伤部位轻轻环形滑动,但不能把冰块直接放到损伤部位不动。冷敷可以减轻伤者的疼痛感,下降受伤部位的血液循环和麻痹神经,能有效的起到消肿止痛的作用。每次10~20分钟,6小时1次。
4、加压包扎(compression)
用弹性绷带或布条对损伤部位进行加压包扎或用手直接加压,避免组织液的渗出。注意在加压包扎时绷带不能缠得太紧,要保证血液的畅通。加压包扎24小时后就可以够撤除。
5、抬高伤肢(elevation)
使扭伤的踝关节高于心脏的水平位置,减小踝关节部位的血液流通,教你如何预防习惯性崴脚,减少扭伤部位的瘀血。
我们要如何预防习惯性崴脚?
1、平常行走时要选择大小刚刚合适的鞋子,在运动时应根据不同运动项目选择适合并且能够提供良好足部支持的运动鞋。
2、在平时运动前应将踝关节充分活动开,加强踝关节肌肉和韧带的柔韧性,从而提高踝关节的稳定性和受力度。运动前要对运动的场地及设施进行检查,避免踩踏到高低不平的物体,消除安全隐患。
3、生活中1旦产生崴脚,应当马上停止运动,尽可能不要走动,避免足部有不当受力,影响复原或造成再次扭伤。崴脚后不要随意推拿和推拿,应进行冰敷处理。在伤势还未康复的情况下,切记不可运动。
相关新闻
上一页:风湿病的日常保健方法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