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也可导致骨质疏松!

2017-07-29 21:21:22 来源:
分享:

目前,药物也可导致骨质疏松,全球约有2亿女性得了骨质疏松症,60~70岁之间的女性约1/3得了骨质疏松症,80岁或以上的女性约2/3得了骨质疏松症,约有30%的50岁以上的妇女伴随1处或多处椎体骨折,药物也可导致骨质疏松,约20%的50岁以上的男性会产生骨质疏松性骨折。骨质疏松症是1个世界范围的、日益严重的健康问题。却不知,很多药物也是引发骨质疏松的重要诱因。

专家介绍,骨质疏松是1种代谢性病变。骨质疏松可分为4种类型:普通型:好发于女性,特别是绝经后的女性。继发型:继发于各种基础代谢性疾病,如柯兴综合征、甲亢、肢端肥大症等。非典型型:由于长时间缺钙、营养不良、不活动等缘由造成。药源型:由于不良用药引发的体内矿物资代谢紊乱而至。据统计,约有8%~15%的骨质疏松患者得的是药物型骨质疏松。

专家指出,最多见的致使骨质疏松的药物是糖皮质激素,如地塞米松、泼尼松等。这是由于该类药增进人体内蛋白质的分解,增加钙、磷的排泄,从而减少蛋白质和粘多糖的合成,使骨基质的构成产生障碍。另外,该药抑制成骨细胞的活性及骨质的生成,可以使骨小梁和成骨细胞的数量减少,从而引发骨质疏松。在使用糖皮质激素期间,若出现难以解释的、逐步加重的腰背痛、关节痛或关节活动受限时,且疼痛与气候无关而与活动有关,均应推敲产生了骨质疏松,药物也可导致骨质疏松。应及时救治,遵医嘱将糖皮质激素减量或停用,或改用其他的药物进行医治。其次是肝素,大剂量、长时间利用肝素会致使骨质疏松症。第3种是抗癫痫药,长时间使用抗癫痫药,如苯妥英钠、苯巴比妥等,此类药物能增进维生素的降解,使消化道对钙的吸收减少,而导致低钙血症。低钙血症可以使患者的骨容量减少10%~30%,进而有出现骨质疏松和自发性骨折的可能。因此,药物也可导致骨质疏松,长时间服用抗癫痫药的患者,应在用药的3~4个月后,开始补充维生素D和钙剂。除此以外还有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甲状腺粉等)与生长激素有协同作用,可促进骨骼的生长发育。但利用过量的甲状腺激素则会造成人体内的钙磷失衡,从而引发骨骼脱钙、骨吸收增加,进而致使骨质疏松。

分享:
  • 疾病查询
  • 快速问答
  • 疾病专题